作者归档:adminn

丧葬习俗——出殡,究竟有哪些讲究?

生老病死是人之常事,人从呱呱坠地到走完这一生,是再正常不过的自然规律。中国一直以来就信奉“死者为大”的理念,后人也会非常重视亲人去世后的丧葬之事。今天就给大家来讲讲出殡的基本流程吧。

在出殡前,家属要先给逝者整理仪容,穿上寿衣,代表“干干净净地走”。然后正式通知亲友葬礼安排,接着就是由到场的亲友和家属轮流守灵,接受奔丧者的吊唁。一般来说,逝者离去三日后,就要将死者移入铺有褥子的棺材,盖上被子,在这期间所有的家属都要在场,直至所有准备工作都完成后,才能盖棺。

接下来就是出殡了,出殡就是把已封好的棺材移至墓地埋葬。出门之后,会将灵柩放置于灵车上,前面放一个丧盆。在纸钱烧完,准备上路之时,孝子会将丧盆摔碎,俗称“摔盆儿”,摔瓦盆在传统葬礼上十分普遍,寓意着岁岁(碎碎)平安。

在出殡前,一般是由男孝子在前领头扛幡,棺材在后。在经过十字路口、祠庙、河沿、城门以及下葬时,还需要两个人向高空撒买路钱,以示买通了沿路的鬼魂。

古语有“慈棺落地为不舍,凶棺落地为不甘”,在出殡的路上,棺材是绝对不能落地的。之所以这样,是怕逝者的灵魂落地,不利于投胎转世。因此,哪怕要停下来,也要找木凳将棺材放在上面。

另外,棺材不能落棺的说法也可以用科学依据来解释。在抬着棺材前往下葬的途中,抬棺的人难免会累,如果放下棺材再去抬,力气就会变小。一而再,再而衰,三而竭,如此反复就很难送到目的地了。

经过一系列仪式之后,棺材被运到墓地,众孝子大哭,与亲人做最后的告别。然后助葬者将棺材及随葬品一起放置于墓穴之中,封闭墓门,堆砌坟堆,至此出殡结束。

光绪皇帝出殡,杠夫多达7920人,花费白银45万两

1908年11月14日下午,光绪皇帝在他的囚禁之地——西苑瀛台涵元殿因病去世,临终无一人陪伴。大殓之后,梓宫先在乾清宫停放,而后移至景山观德殿。1909年3月12日,举行出殡仪式。本文选取的这一组老照片,记录了光绪皇帝出殡的情景。

光绪皇帝的梓宫。

光绪皇帝的梓宫运往清西陵梁各庄行宫“暂安”。他去世之时,并没有营建陵寝。在他去世第三天,朝廷才颁发谕旨:“大行皇帝尚未择有陵寝,著派溥伦、陈璧带领堪舆人员,驰往东西陵,敬谨查勘地势,绘图贴说,奏明请旨办理。”不久,陵址选定在西陵范围内的金龙峪。

送葬的队伍。

​​光绪皇帝有生之年始终活在慈禧太后的阴影下,从来没有真正掌握过朝廷大权。在他去世之后,所有的殡仪至为隆重,豪华铺张,给了他实实在在的皇帝待遇。整个出殡活动消耗白银45万两。

送葬的队伍。

北京与梁各庄之间距离240里,原本已开通铁路,但为了恪守祖制,朝廷决定舍弃便捷的铁路,而采取徒步的方式前往梁各庄。如此一来,路上的行程用去了4天3夜的时间。3月12日出发,直至3月15日下午方才抵达。

送葬队伍中的引​幡​队。

送葬队伍浩浩荡荡,长达十几里。队列最前由清军马队开道,其后依次为:64人引幡队;1300多人的法驾卤簿仪仗;皇帝梓宫;排成10路纵队的清军;1400多辆马车,车上乘坐着隆裕太后、瑾皇贵妃和皇亲国戚、文武百官等。

光绪皇帝的梓宫。

梓宫外置葫芦金顶、黄缎绣金龙的棺罩。梓宫加上棺罩,这一套有个好听的名字,叫“吉祥轿”。这顶“大轿”宽度超过5米,其富丽堂皇可见一斑。

杠夫抬着光绪皇帝的梓宫。

抬皇杠人员多达7920名,每天分为60班,每班128人,另配帮夫240人随时替换体力不支的人。他们大多是从良乡、宛平、大兴、房山等县应皇差而来的包衣旗人,一律身穿紫色团花麻驾衣,戴黄手套,穿黄靴罩,土黄套裤,头戴盆式黑毡帽上安朝天黄鹅翎。

出殡期间观者如堵。

按规定,官绅、百姓可沿途观看,但梓宫经过时必须下跪举哀。不过,当梓宫走来,道路两边围观的群众人山人海,都没有下跪,有站着的,有坐着的,就是没有跪着的。负责维持秩序的清军,也没有强迫要求围观人员下跪。

当时,皇家在民间的权威已经大为削弱。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继去世时,著名学者赵元任还是学堂里的学生。他回忆,学堂组织学生在灵堂前叩头,赞礼人高呼“举哀”时,他们这些学生竟然全都低着头大笑。另据著名作家夏衍回忆,因为要停止婚嫁、娱乐一百日,民间对此颇有烦言。

送葬队伍中的马车。

光绪皇帝梓宫抵达梁各庄后,安放在行宫正殿,隆裕太后和瑾皇贵妃分住在左右配殿陪灵,王公大臣都要轮流值班,每日进行繁琐的祭奠活动。

送葬队伍中的卤簿。

几乎与举行出殡仪式同时,光绪皇帝的陵寝——崇陵开始施工。此后,西陵金龙峪方圆5里的范围内呈现出热火朝天的景象。工程最紧张的时期,20多家厂商、6000多人同时施工。不过,因为工程浩大且经费短缺,直到清朝灭亡,崇陵仍未修造完成。溥仪退位之际,袁世凯答应,崇陵按照原计划的规模继续修建,经费由民国政府拨付。

崇陵工地。

1913年,崇陵地宫先期修造完成,当年12月13日,光绪皇帝和病逝不久的隆裕太后同时奉安于此。在“暂安”了5年之后,光绪皇帝终于得以永眠。1915年,崇陵工程全部完成,总花费约551万两白银。

出殡作为葬礼最重要的环节,门道习俗有很多

现代社会发展快,我们的生活也是越来越好了。其实相比城市,农村的发展速度是更快的,几年间的发展迅速拉近了和城市的差距,越来越多的农村人过上了好日子,不用再为温饱发愁。很多农村家庭也是外出打工,赚了一些钱,日子也逐渐宽裕了。

在外打工的农民工一年间很忙碌,但每当到了年关还是要回家过年,这也是农民工辛劳一年后最舒服的时光了。不过农村有种事情对于农民工来说就算再忙,有时也要请假回家,就是村里的葬礼了。确实随着这两年发展,农村的思想也有了变化,婚礼现在也有了”礼到人不到”的现象。但是葬礼对于农民来说是一个头等大事了,不管村里哪位老人故去自己都要回去帮一份力,而且葬礼习俗并未在社会发展中消失改变,还是被继承了下来。最近也是在和几个农村同事讨论农村葬礼问题,我们也是说道出殡是葬礼最重要的一环,那么出殡有什么习俗要求呢?以我们山东为例,和大家讨论一下。

一、守灵:老人亡故后肯定是要守灵的,这也是出殡前很重要的一步。孝子和孝女要端坐或蹲在地上,不能坐凳子或者高处,必须要日夜不离逝者。逝者头前要放一盏”长明灯”,还要放一些祭果,薄饼和一个瓦盆。瓦盆底部钻眼,根据家里儿女多少和年龄顺序来钻,孝子孝女要不断在这个盆里烧香烧纸。盆子旁放一个碗称作”遗饭碗”,孝子孝女用餐前必须要先向碗里添少许饭,而且在出殡时放到篮子里,最后放到老人坟头上。而且守灵的时候儿女不能吃荤食,只能吃一些馒头豆腐类的素食。

二、入殓。入殓也是送葬前最重要的一部了,就是将逝者放入棺材。我们这边入殓有”小殓”,”大殓”之分,大殓指的是收尸人棺,而小殓就是为死者更衣了。入殓的整个过程是这样的:棺底用石灰铺上薄薄一层,按死者年龄抛撒一些钱币。再将五谷撒入棺材中,孝子孝女用干净棉絮蘸水给逝者擦洗面部,最后缓缓将逝者放入棺中,儿女们环绕棺材看亲人最后一面,最后嚎啕大哭结束流程。需要提醒的是入殓有属相犯忌这个说法,一些属相的人不能这个时候见到逝者。

三、出殡。出殡就是整个殡葬环节最隆重的一环了。午饭后主持人大喝一声,村里的相邻朋友抬棺出正屋门,这时送殡的亲友汇聚起来哭喊一片。送葬队伍出发前主事者要把瓦盆用力摔破,拿着放有遗饭碗的挎篮的孩子在前面引路,吹班还有旗牌执事随后。而且男眷和女眷也要按一定的位置站好或坐车。孝子拿着引魂幡披麻戴孝,按长幼来罗列,白布拉灵,其他亲属朋友按着辈分排列在后面。主持人将一柳木棍子送到长子手中,长子按照一定的动作方向大喊三声后昏厥主事者搀扶。一行人浩浩荡荡出村。

四、下葬。这也是逝者在阳间最后的停留了,是非常郑重其事的。到墓地后要把棺木放到墓穴中,让死者的儿女调正朝向,再放长明灯到棺前,棺材上还要放一种名为”阴阳瓦”的瓦片,上书逝者姓名,生卒年月。孝子还要绕墓穴左右各转三圈,向墓穴扔土,烧”回头纸”,最后向乡邻朋友叩首表示谢意。亲人散开后要将孝服迅速脱掉回家。乡邻最后将死者掩埋堆好坟头,出丧就结束了。

这就是整个出殡的过程,不过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习俗,在细节上应该也有所不同,那么朋友们家乡出殡有什么独有习俗呢?欢迎大家多多讨论留言,说出你的看法。

在殡仪馆上班那些年

我身边一女同学就在殡仪馆上班,现在已经辞职了。用她的话说:“在殡仪馆待久了,觉得自己都不像个女人了。”

在殡仪馆上班,算是个好工作吗?这个问题见仁见智。

作为最隐晦、存在感最低的行业,很多人都对殡仪馆避而不谈。但人就是这样,越是不知道的东西,越好奇到底是怎么回事。

我是怎么知道的呢?我高中同学毕业后,报考的就是殡葬专业,全名好像叫“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”,全国只有4所大学开设。这么多年过去了,不知道这个专业还有没有了。

我同学是个女生,当时知道她报考这个专业的人很少,我就是其中之一。知道以后跟大家一样,都是一脸地难以置信。我们那个年代,男生几乎都学土木、电气之类的;女生不是师范就是护士。只有她不知道怎么想的,报了个殡葬专业。

这么多年过去了,她也一直没说原因,我也就没问。

毕业以后,她好像是通过社会招聘,去的县城殡仪馆工作。这里赘述一句,很多人觉得殡仪馆的工作没人去,其实不是的。你就算想去,也未必能去的了。简单来说,就是门槛很高。

我知道的,一是退伍军人,地方可以安排到殡仪馆;二是考事业编;三就是社会招聘。

为什么说不好去呢?大多数人进殡仪馆,都是通过社会招聘,竞争激烈都是次要的。大家想一下,你是不是从来没听说过殡仪馆招聘,但里面又从来不缺工作人员。

因为等你知道了,人家早就招满了……

我同学是运气不错,也是托了关系,加上成绩还行,就考进去了。进去以后,也是有编制的,就是铁饭碗。一个月乱七八糟补贴加一起,也有将近5000块钱。

从这角度来说,殡仪馆的确是个好工作。每个月5000工作,在县城足够她活了。

但从别的角度来说,在殡仪馆上班又很痛苦。

首先就是这个心理因素。

提起殡仪馆,每个人脑海中的画面都不一样,但有一点肯定相同,就是阴森、恐怖。

别说年轻人,就是上岁数的老爷们,进里面都胆怵。

招聘的时候,就有明确规定,有高血压、心脏病的不要。

我同学是个女生,进去以后自然是香饽饽,男生们都很照顾她。她刚开始也是害怕,但时间长了,也就习惯了。把心态放平,其实干啥都一样。每天打卡上班,到点下班,日子过得也算平静。

其次,是辛苦程度。

很多人天真地以为,在殡仪馆每天肯定是悠哉,啥都不用干。但恰好相反,这还是个体力活。不知道里面是怎么安排的,我同学一个人兼管了很多活,当过前台,也就是接待死者家属、核对账单、身份信息之类的。还当过司仪,主持过殡葬事宜。

总之是很忙,也很累。

而且正常这种铁饭碗,下班都很早。他们不是,我同学加过很多班,不知道为啥,有时候半夜还在上班。她说有家属联系殡仪馆,她们就得做好突击准备,这种情况还不少。

最后,就是外人不理解。

这点人情世故,在我看来倒是无所谓。合不来的圈子,也没必要硬去蹭。

我同学也是大大咧咧的,不太在乎这种事。但架不住被人说啊,总有亲戚闲得没事干,跟她父母唠家常。聊着聊着就说到她的工作。

无非也是就,“女孩不能干这种工作”、“这活多渗人啊”、“太晦气”。听的次数多了,她父母也开始劝她辞职算了,干啥不能活呢?

我同学一来二去,被说得也有点犹豫。今年3月份,她跟我说她离职了,目前还没准备找工作。

离职的原因很多,但主要还是外人不理解。干这行,的确找对象都费劲,但这段经历对她来说,还是很宝贵的。跟同事相处,也没有什么勾心斗角的,这比很多大企业强很多。

毕竟一共没几个人,也没啥可吵架的,大家都各司其职,相处地比较纯粹,也没啥利益纷争。

从这点来看,殡仪馆适合那些心思单纯的人去上班。

还有关于油水的问题,这事我倒没问。但这种事免不了人情,你把死者的后事办妥当,全程尽心尽力,家属给个小红包,我觉得这也正常。我同学主持的时候,就有人想表示一下谢意,给了她一个小红包,但是她没要。所以,这没啥可避讳的。

当然,殡仪馆也算是服务行业,总有那些激动的家属。比如嫌你哪块做得不合心意、收费太贵等等,这种事也是避免不了的。作为工作人员,也只能耐心解释,人家不听,你就得受着。

我同学说,殡仪馆的收费,都是有严格的规章制度的,包括花圈、寿衣等等,也不是强买强卖,家属也可以自己带。很多人都是去外面寿衣店问了一圈,最后还是从殡仪馆买的。为什么?因为外面也是那个价格。

关于殡仪馆,她跟我说的基本就这些。还是那句话,这份工作好不好,那得见仁见智,就看你喜不喜欢。现在这社会,职场上勾心斗角的太多了,没经历过的人,真不知道有多心累。

所以,去殡仪馆上班,就可以省去这个烦恼。工资也不错,一个月5000块钱,起码也是个铁饭碗。只要过了自己心里那关,这又何尝不是个“肥缺”呢?

最后赘述一句,汉文帝的遗诏曾说:“死者天地之理,物之自然者。”意思是,生老病死是天地的秩序,每个人都要经历的。所以,大家对待死亡,除了敬畏之外,只要保持平常心即可。

合力巩固殡葬市场整改成效

为进一步贯彻落实《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》,推动群众树立文明祭祀新理念,切实巩固殡葬市场监管成效,由市民政局二级巡视员宋称意、市市场监管委副主任刘桂林带队,会同南开区民政局、南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成立联合检查组,共同对南开区辖区内封建迷信用品销售情况进行联合执法检查。

联合检查组共对两家经营店铺进行检查,重点检查经营店铺有无制造、销售仿真冥币、纸人、纸马等用于焚烧的殡葬用品,是否从事带有迷信色彩的服务活动等违法违规行为。经检查,未发现店铺有制造销售《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》明令禁止的封建迷信殡葬用品。

通过此次联合检查,对引导群众抵制封建迷信活动和祭扫陋习,树立文明祭祀新理念起到了促进作用。下一步,市、区两级各职能部门将加强合作,持续开展专项执法检查,严格查处制造、销售封建迷信殡葬用品行为。同时,各部门将加大宣传力度,大力推广网络祭扫、鲜花祭扫、家庭追思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,引导群众抵制封建迷信活动和祭扫陋习,树立移风易俗新风尚。

老天津丧事步骤仪式

首先从去世到下葬都要由白事知宾来安排,这里的白事知宾,在天津习惯称之为“大了”,按照天津老例,全由他来安排,简单来说共有六步:

第一步:“倒头”

倒头就是病人尚未咽气之前,就从原来躺的床上换到另外准备床板(叫太平床或吉祥床)上,意思是不能叫死人背着炕走,怕不吉利且趁病人还没咽气,然后将寿衣给他穿好,这里大概意思就是去世也要体体面面。

第二步:小殓

病人咽气后,如果死者上边没有长辈就将尸体停放在堂屋正中,否则只能停放在偏房,叫“小殓”。

第三步:报丧

报丧大意就是给至亲好友送信,来瞻谒遗容(看最后一面)。

第四步:请”阴阳先生”来验视死者

开具”殃榜”,说明择何是入殓等,亲属人等穿孝、戴孝,置办棺材,搭丧棚、设灵堂、停灵等。

第五步:圆坟

火化的第三天,参加圆坟的亲友依然着孝服去殡仪馆取骨灰,殡仪馆一般都有圆坟的场地,也有专业人员或非专业人员指点,一般家属都会给这些人员一些钱和香烟,亲友们把骨灰盒放好,要点燃整股的香,还要烧纸钱、上供品,所有晚辈按照备份磕四个头(或鞠躬),然后烧掉死者的遗物。最后将骨灰暂存在殡仪馆的骨灰存放处,至此葬礼基本结束。

第二殡仪馆搬迁时间确定!骨灰迁移手续这样办

城事 | 第二殡仪馆搬迁时间确定!骨灰迁移手续这样办

有关“天津市第二殡仪馆搬迁”的消息

一直受到市民关注

第二殡仪馆搬迁时间确定

天津市第二殡仪馆

12月13日,天津市民政局党组书记、局长吴松林及相关负责人做客由市政府办公厅、市网信办、海河传媒中心联合推出的《公仆走进直播间》节目推出的“深学笃用,天津行动”特别策划“向群众汇报——2021委办局长年终访谈”市民政局专场,就市民关心的天津市第二殡仪馆搬迁的相关问题进行回应。

天津市第二殡仪馆迁址新建工程,是全国最大、设计最新颖、功能最齐全的殡葬建筑工程之一。选址东丽区金钟街道欢坨村,坐落于东丽区北部,新开河与永定引河交汇处,北临志成道延长线,南临新开河。

第二殡仪馆新址规模达到国家一级殡仪馆标准,占地面积有33.2万平方米,建筑面积约8.7万平方米,年火化承载力约2.5万具,可安放骨灰12万具。

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,2月27日,天津市第二殡仪馆迁址新建项目正式复工。今年6月初,室外装修全部完成。

天津市第二殡仪馆俯视图

搬迁时间

从10月份开始,第二殡仪馆新馆进入联调联试阶段,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。目前,除手机信号、网络信号还存在不稳定情况外,其余基本具备了搬迁条件。

预计在12月底前启动殡仪业务搬迁,殡仪业务搬迁完成后之后开展骨灰搬迁工作,并利用清明节集中祭扫时期,采取先由家属自行搬迁、剩余骨灰集中搬迁。

搬迁分两步进行:年底前进行殡仪服务搬迁,将遗体告别、遗体火化等服务迁至新馆,为方便群众治丧,在殡仪服务搬迁阶段,旧馆骨灰存取和祭奠服务正常运转,待殡仪业务运行正常后,随即进行骨灰搬迁,预计大批量骨灰搬迁在清明节期间开展,5月底前完成全部骨灰迁移工作。

第二殡仪馆搬迁时间确定

服务功能

第二殡仪馆新馆整体服务承载力较以往有了大幅度提升,年火化承载量约为原来的2倍,同时,采用信息化管理模式,具备馆内导航、在线续期缴费、骨灰智能存放、当日取骨灰动态显示等功能,群众能够很明显地感受到在环境、流程、速度等方面有了明显变化和提升。

第二殡仪馆搬迁时间确定

改扩建完成后的殡仪馆将是集守灵、告别、火化、存放、餐饮、住宿为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殡葬服务设施。无论是在建设理念、建筑规模、服务功能上,还是在人文科技、生态环保等软实力建设上均达到全国领先水平,在改进和提升服务环境的基础上,也为改革我市的丧葬习俗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保障。

第二殡仪馆搬迁时间确定
第二殡仪馆搬迁时间确定

第二殡仪馆新馆的“三个提升”:

1.服务承载力提升

年火化承载量约为原来的2倍,可存放遗体300具,设有告别礼厅30间,守灵间40套,整体服务承载力有较大幅度提升,配备的便民服务设施更加完备,群众办丧时可以明显感受到服务环境和效能的提升。

2.服务功能提升

第二殡仪馆新馆服务设施更加完备,除具备殡仪馆基本殡葬服务功能外,还增加了遗体存放、守灵以及与之配套的餐饮住宿服务功能,同时新增加了“故人沐浴”“炉前送别”等人性化服务,可以说是目前国内服务功能最多,服务项目最全的综合性殡仪服务设施,能够为群众提供“一站式”殡仪服务,使群众治丧更加方便。

3.智能化服务水平提升

第二殡仪馆新馆采用了数字化管理模式,对业务流程实行信息化管理,确保服务准确无误;通过开通馆内导航、在线续期缴费、骨灰存放智能化管理、当日取骨灰动态显示等功能,减少群众等候时间,为群众提供满意便捷服务。

交通服务

第二殡仪馆新馆距离现二馆22.5公里,距最近地铁站约4公里,规划建设的公交场站目前还未建设,现阶段先开通664路公交车在殡仪馆门口设经停站;通往第二殡仪馆新馆仅有津芦公路一条主干道路,可能会在群众治丧途中出现道路拥堵,针对这问题,市民政局已经协调市交委,从津宁高速开口建一条直通殡仪馆道路,计划明年3月份通车,届时将有效缓解津芦公路交通压力。

骨灰迁移期间,没有私家车的群众进行骨灰搬迁时多有不便,建议能否由公交集团设置新老馆之间直达专车,为群众进行骨灰迁移提供便利。

骨灰搬迁

此次搬迁涉及约9万具骨灰,如此大规模的骨灰搬迁工作,在全国尚属首例。

骨灰搬迁工作主要分为两部完成:一是自行搬迁,殡仪业务搬迁后,我们鼓励家属自行搬迁;二是集中搬迁,自行搬迁后,对家属没有自行迁移的骨灰将进行统一搬迁,计划明年5月份前完成全部骨灰搬迁工作。

天津部分区暂停殡葬服务机构服务接待工作

记者16日从天津市民政局获悉,目前,在全市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2022年清明祭扫服务基础上,天津市部分区已结合本区疫情形势,暂停了殡葬服务机构服务接待工作;其他区将根据疫情变化,随时调整清明祭扫工作安排。此外,原定于2022年3月中旬进行的天津市第二殡仪馆骨灰迁移工作推迟开展,启动时间另行通告。

同时,天津大力倡导居家文明祭扫。祭扫重在静心诚敬,重在传承孝老敬老的优良传统。市民可登录天津市民政局官网、“天津殡仪服务”微信公众号或“津心办”(APP、微信小程序)进行网上祭扫、居家祭扫、开展家庭追思会等方式缅怀故人。进入网上祭扫主页后,可建立纪念馆,在纪念馆中,可布置纪念馆、敬献鲜花、添加故人信息、添加亲情留言、查看祭扫记录、添加亲情相册、添加生平事迹、添加追思悼文、通过亲友申请等。(完)

来源:中国新闻网

天津发布最新“白事”办理要求

对于封控区、管控区、防范区以外的群众如有治丧需求时,倡导市民群众丧事简办,在殡仪馆不举办大型遗体告别活动,在家中治丧时减少人员聚集,并做好个人防护。

刚刚,天津召开了第170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,会上介绍,在保障群众丧葬需求方面,天津第一时间制定封控区、管控区、防范区内遗体处置工作规程,统筹市级殡葬服务机构人员、车辆组成应急服务分队,及时为管控区域群众提供遗体接送火化服务。

统筹协调全市应急物资申请、调拨,目前已为全市殡葬机构下发物资37590件,临时增加申请物资30600件,确保物资供应,不影响群众基本治丧需求。

针对滨海新区大港殡仪馆被封控的突发情况,立即统筹区域其他殡仪馆分流业务,确保做好殡葬服务保障。针对封控区、管控区、防范区内的逝者家属无法随行参与遗体运送和处置问题,积极做好解释工作,出于全市疫情防控大局考虑,希望广大市民予以理解。

如在上述区域内有治丧需求的群众,请先将基本情况报告社区和街镇,准备好《死亡证》、身份证复印件等办理要件,随后由社区和街镇协调区民政部门进行办理。

对于封控区、管控区、防范区以外的群众如有治丧需求时,有以下注意事项:

1.严格落实天津疫情防控要求,群众到殡葬服务场所请积极配合测温、扫码亮码,“橙码”“红码”群众不能够进入殡葬服务场所。

2.目前,各殡葬服务场所内均采取了室内业务区域限流、划定间隔距离等措施,请群众在治丧期间佩戴好口罩,遵守场所内各项防疫要求。

3.疫情防控期间,倡导市民群众丧事简办,在殡仪馆不举办大型遗体告别活动,在家中治丧时减少人员聚集,并做好个人防护。

4.封控区、管控区、防范区以外的中心城区及环城四区群众可拨打服务专线,咨询办理殡仪服务。

天津发布最新“白事”办理要求

对于封控区、管控区、防范区以外的群众如有治丧需求时,倡导市民群众丧事简办,在殡仪馆不举办大型遗体告别活动,在家中治丧时减少人员聚集,并做好个人防护。

刚刚,天津召开了第170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,会上介绍,在保障群众丧葬需求方面,天津第一时间制定封控区、管控区、防范区内遗体处置工作规程,统筹市级殡葬服务机构人员、车辆组成应急服务分队,及时为管控区域群众提供遗体接送火化服务。

统筹协调全市应急物资申请、调拨,目前已为全市殡葬机构下发物资37590件,临时增加申请物资30600件,确保物资供应,不影响群众基本治丧需求。

针对滨海新区大港殡仪馆被封控的突发情况,立即统筹区域其他殡仪馆分流业务,确保做好殡葬服务保障。针对封控区、管控区、防范区内的逝者家属无法随行参与遗体运送和处置问题,积极做好解释工作,出于全市疫情防控大局考虑,希望广大市民予以理解。

如在上述区域内有治丧需求的群众,请先将基本情况报告社区和街镇,准备好《死亡证》、身份证复印件等办理要件,随后由社区和街镇协调区民政部门进行办理。

对于封控区、管控区、防范区以外的群众如有治丧需求时,有以下注意事项:

1.严格落实天津疫情防控要求,群众到殡葬服务场所请积极配合测温、扫码亮码,“橙码”“红码”群众不能够进入殡葬服务场所。

2.目前,各殡葬服务场所内均采取了室内业务区域限流、划定间隔距离等措施,请群众在治丧期间佩戴好口罩,遵守场所内各项防疫要求。

3.疫情防控期间,倡导市民群众丧事简办,在殡仪馆不举办大型遗体告别活动,在家中治丧时减少人员聚集,并做好个人防护。

4.封控区、管控区、防范区以外的中心城区及环城四区群众可拨打便民服务专线,咨询办理殡仪服务。